專欄連載Column

2019-03-05

第03堂 心理素質與抗壓心理

 

除了極少數的天才外,絕大多數的選手都需要歷經抗壓訓練的洗禮。

 

在ALBA開了兩堂「必修の致勝心理課」之後,幾位職業教練、巡迴賽選手跟我說,心理素質與抗壓心理真的很重要,然後呢?
 

先說說心理素質,這可以是一個很空洞的名詞,但要精準來說,就是看數據表現,心理素質很棒的選手,決定於優質且穩定的數據。

現在巡迴賽會做各類技術分析,包含18洞的波段變化、上球道率、上果嶺率、沙坑救球成功率、推桿數、差點變化等,如果選手的技術分析數據,都很優質而穩定,就會是心理素質超優的選手。簡單來說,一直考100分的學生,心理素質一定比經常考不及格的學生優秀。
 

再來,抗壓心理是怎麼回事?我會用一種比喻,來解釋什麼是抗壓心理。好比飛行員,在地上開了1000個小時的模擬飛行器後,感覺沒問題了。結果第一次把飛機開上天空,才發現狀況很多,不是開模擬機可以理解的。所以抗壓訓練要分兩階段來做,一是在練習場的平時練習,要有逼真的練習態度,職業選手一定要在真草地練球,每打一球,都如同比賽中的每一球,包括預擊流程、目標設定、做球的高度與方向都得想好;二是下場實戰的抗壓訓練,譬如說,每次下場只帶一顆球,小白球下水或OB,就放棄續打,或是過水、過峽谷、40呎長推杆,腦袋一定要想100%能飛越或進洞,不能有一絲猶豫。

我曾經在深圳體校對職業選手、教練,進行各類的抗壓訓練,這裡特別用一位美國次級巡迴賽的洋人選手,接受抗壓訓練的過程來舉例。現場景象是這樣的,我在他準備擊出的小白球前後左右,分別放其它的球,每次改變干擾小白球的位置,洋人選手針對目標打了幾球,都與設定的目標有偏差,顯然是心理受到壓力。慢慢的,他的瞬間集中力開始擺在自己的小白球上面時,擊出的球就開始接近目標,最後5球,我把其它干擾球都移開,結果最後的5球都極端靠近目標。
 

訓練結束後, 洋人選手嚇了一跳,問我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差距?我告訴他,因為一開始他有點在乎干擾球,就造成心理受到壓迫,等他專注在自己的小白球身上時,就能忘卻干擾物,沒有壓力下的擊球,自然就恢復準度。我的經驗告訴我,除了極少數的天才外,絕大多數的選手都需要歷經抗壓訓練的洗禮,才能應付高強度的比賽。
 

好吧! 說到這裡, 也祝大家加油!好運!未來繼續鎖定ALBA的「必修の致勝心理課」專欄。

 

 

賽場心理學的實踐家
黃承富
台灣運動作家中的ACE。日本東海大學專攻運動致勝心理學。右手玩高爾夫,左手寫棒球。現為完全運動智庫負責人